2012年,人社部全力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,累计培训高层次、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技术人才超过100万人,工程的“龙头”效应和“抓手”作用初步显现,工程实施取得“开门红”。
一、“上下联动、同频共振”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。牵头成立由财政部、科技部等24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工程指导协调小组,建立会议制度和联络机制,并召开第一次会议。指导建立地区和领域的工程指导协调机构。
二、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顺利启动。制定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和岗位培训项目实施办法,明确工作机制、培训要求、考核标准和经费来源。2012年累计开展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和岗位培训109万人。
三、高级研修项目品牌彰显。2012年,人社部按照“高层次、小规模、重特色”的要求,从各地各部门申报的779个选题中精心遴选200个选题列入年度高级研修项目计划,全年累计为40多个行业培养培训1万多名高层次人才,成为培养人才、交流信息、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。
四、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逐渐入轨。目前已建成40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,探索建立长期、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,促进基地高质量运行和规范化管理。
五、拓展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出国培训项目。与国家外国专家局签订合作备忘录,设立了工程出国培训项目,并选拔第一批30名有领军作用的高层次、急需急缺专业技术人才,赴国外进行短期进修和培训。开辟了利用国(境)外优质资源培训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、人才工作管理骨干和工程培训者的新渠道。
六、大力加强工程基础性工作。制定下发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管理办法》,研究起草《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管理规定》和《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经费管理办法》;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和理论研究。